煲机第二步:通络
具体做法:
播放器音量控制在30-40以内----顺序播放80小时
煲机音乐推荐:《青藏高原》《天堂》和《月光女神》等
音箱经过“舒筋”之后,各个零部件运行是没问题了,下一步就是要让从信号输入的那一刻,到喇叭单元的震动,整个环节都要顺畅,不能有丝毫的阻塞,我把这一步称之为“通络”。
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煲机音乐不能在是那么温温柔柔的了,我选取的音乐是人声炸裂一点的,像《青藏高原》之类的,虽然是女高音,但还是属于中频,箱子好听不好听,中频最为关键,所以这阶段必须要煲的时间长,我差不多煲了80多个小时吧,这次煲好之后,已经初见成效了,中频的听感要比之前饱满了很多,声音也自然了一些,结像力也比之前好了。
煲机第三步:习武
具体做法:
播放器音量控制在40-45以内----顺序播放50小时
煲机音乐推荐:《加州旅馆》《天空之城》《十面埋伏》《雨的印记》《鼓诗》
前两步完成之后,就得动点真格的了,要让音箱适应各种的乐器的声音,高中低频可以一起来了,所以我把这一步称之为“习武”,选择的音乐都是乐器比较多,大众化一些的,钢琴、大鼓、琵琶、吉他这类的,大概煲了50个小时以后,渐渐的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更好了,声音更加顺滑了,坐在皇帝位,感觉到整套系统的定位感也要比之前更好,同轴单元的优势更能体现出来了。
煲机第四步:打擂
具体做法:
播放器音量控制在45-55以内----顺序播放40小时
煲机音乐推荐:《流浪者之歌》《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》《老柴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》等
当各种乐器等十八般武艺都练过来了,也应该验证下成果了,这个时候就应该上一些小编制的古典乐了,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,所以我把这步叫做“打擂”,一套系统能把室内的这些小编制古典乐播放好,那就是很牛掰了,我煲了大概40多个小时,歌剧二号呈现出非常好的轮廓感,这个就是基于10寸同轴单元的特点了,出色的定位和解析力,将整个乐队还原的非常好,再也没有之前的干涩感了,高频自然通透,低频干净利索。而且这个时候能听得出歌剧二号的音乐感确实很好,比新开声的时候听感自然的太多了。
煲机第五步:出道
具体做法:
播放器音量控制在55-70以内----顺序播放20小时
煲机音乐推荐:《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》《马勒第八交响曲》《肖邦第31降B小调谐谑曲》《红杉仔》等
器材经过了“打擂”之后,可以正式“出道”了,这也是煲机的最后一步了,要上大编制的古典、动态爆棚的音乐了。这个时候要控制好音量,尽量开大声一点,但也要根据自己器材的实力,别把单元干劈了。这就好比是汽车磨合的时候,上高速能干多少迈,就干多少迈,爽爽,说白了就是看你这个器材的实力到底有多少!我是听了大概20多个小时,非常的酸爽,我的系统动态庞大,伶俐,低频非常的有凝聚力和弹性,而且收的也很快,这就是煲前和煲后的差别了,如果器材没煲好,低频就会显得有心无力,略显拖沓,中频的密度感不够,煲过之后,这些都没有了。
好了,这就是我的煲机心得了,全是自己实践得出,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时候,并不是所有的器材都按照这样的方法去煲的,大致是这样的一个方向,也要根据器材特点的不同,更有针对性的去煲机。有的音箱并不适合大动态的音乐,那煲机的时候就不要上大动态的音乐去煲了,容易把喇叭干坏了。
煲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它改变不了音箱的音色,但对听感上确实是有所提升的,希望大家都能煲好自己的音箱和其他音响器材!
版权声明:
文中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
-end-
拉到右下角点个“ 在看”,分享给小伙伴吧
高解析力的声音表现:S3前级/解码/耳放一体机
一机可供电6台设备:KECES凯乐P28线性电源
净化电源的划算方案:REFAND DCPER电源重组器
好声音一耳朵就感受得到:KECES凯乐P6线性电源
满足流媒体玩家高层次追求:乐梵卓越网络数据线
发烧级接插附件:荷宝8300插芯+COWKING铝板
集合多项顶尖技术:乐梵BRILIANT辉煌DC升级线
重唤系统活力生机:IQRP-1500隔离牛电源净化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